2020年4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得到及时的、安全的预防接种,是每个家长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我们疾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对疫苗实行分类管理。《疫苗管理法》明确指出:疫苗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两类。免疫规划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公民自费并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所以说,适龄儿童如果没有疫苗接种禁忌症,均应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疫苗接种不仅是对接种儿童自身的保护,也是对周围人群特别是儿童的保护,是减少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的国家策略。为孩子接种疫苗,是家长的义务和责任,而不是一种任意的选择。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接种证是孩子预防接种记录的证明。孩子出生后,家长要在出生医院为自己的孩子办理预防接种证。每次接种后,接种门诊医生会在接种证上记录接种疫苗的名称、批号、接种时间等信息,并在上面签字。目前我省的预防接种证是全省统一印制下发的,家长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免费办理。预防接种证由家长妥善保存,如丢失要及时到辖区预防接种门诊补办。
预防接种证是孩子今后入托(园)、上学、出国等必须提供的预防接种证明材料。国家卫健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对所有入托、入学的孩子查验接种证;没有完成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的孩子,必须及时进行补种,以确保孩子能及时获得抗体保护。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该如何配合做好宝宝的疫苗接种呢?首先,家长应该了解一些儿童预防接种的知识,知道宝宝在相应的年龄段该接种何种疫苗,每种疫苗可预防哪种传染性疾病;其次,家长应该了解宝宝接种前的健康状况,以便当接种医生询问宝宝的既往病史时能如实告知,接种前一周要特别精心地护理宝宝,尽量避免宝宝患病,接种前最好给宝宝洗个澡,并给宝宝穿上清洁、宽松的衣服;最后,接种时别忘了带宝宝的预防接种证。
宝宝接种疫苗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地点留观30分钟,如没有任何反应再回家,因为接种后不良反应在接种后30分钟内最常出现;其次,回家后要注意接种24小时之内不宜给宝宝洗澡,要注意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卫生,不要让宝宝用手搔抓接种部位,以免局部感染或出现加重反应;最后,要注意宝宝的饮食活动,尽可能让宝宝多饮水、多休息,清淡饮食,特别要注意接种后24小时之内不要给宝宝提供鱼、虾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并且要少吃或不吃葱、姜、蒜和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